【媽,今天有飛機掉下來耶--談未成年目睹災禍後的替代性創傷】

 

昨天(2/4)發生令人遺憾的墜機事件,截至目前為止,傷亡和失蹤的數字總是讓閱者感到無限遺憾。

拜現今科技的發達和媒體的強大傳輸能力,電視電腦、手機、平板24小時不斷放送最新資訊與包羅萬象的相關訊息,而手中有3C產品、生活圈有同儕的兒童青少年,實在難以避免熱門新聞的接收。當相關資訊接收久了,便容易產生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的意思從字面上即可大致瞭解,簡單來說,我們並非親身經歷災害的受難者,但長時間和深度的接觸,使得自己的情緒、行為、思考的展現方式越來越接近受難者的狀態。早期替代性創傷定義於助人工作者投注受助者的創傷經驗後,一種深度情感交流後的同理痛楚(empathic pain);而深度接觸空難資訊的大眾,也容易感同身受受難當事人或家屬的情緒和經驗。

 

多數父母的直覺反應:「很簡單呀,這段期間不准看新聞,不聽話就沒收!」多麼清楚的因果指令呀!可惜的是,絕對不如父母想得那麼輕而易舉!人的行為就是這麼奧妙,當一件吸引人的事物被刻意中斷後,忍耐下所醞釀的渴望,隨之而來的補償,反而更讓父母感到困擾。

 

既然孩子們必然會接收到震撼心靈的資訊,那父母倒不如一起來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健康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談到未成年面對重大災害與分離的創傷,不得不借用兒童心理學家Maria Nagy的兒童死亡概念發展論,藉此引申父母面對孩子接收到「永久分離」的訊息時,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且我們該怎麼做。

 

第一階段約3~5歲,大約是皮亞傑(Piaget)的前運思期,能瞭解人或物的消失,但無法將死亡和「永久分離」對等連結。此年齡孩子的繪畫或玩偶呈現死亡角色時,可能還會表達情緒(『他死掉,他哭哭了』)、語言(『嗚嗚,他說我不要死掉啦』),但沒多久就「活過來」了。

然而,此年紀的幼兒雖然對深奧談論的理解有限,但他們很容易也很快會觀察到父母(重要他人)的悲傷、憂愁、擔心等負向情緒,搭配視線所能涉及的螢幕畫面,不用幾天,馬上便會將「空難報導-負面情緒」兩者緊緊連結在一起。這階段的父母,減少自己和孩子重複暴露在災難報導中,是絕對必要的;若孩子在繪畫、角色扮演遊戲中出現較頻繁的死亡與破壞,那可能只是單純的學習模仿,或是他們藉由這種方法釋放焦慮,爸爸媽媽先別著急,觀察個3-5天,安穩地陪伴他們遊戲,相信在控制好環境刺激後,死亡話題將只會是生活中的一小部份,而不是生活重心。

 

第二階段約5~9歲,約銜接在皮亞傑的前操作期和具體運思期之間,對死亡概念越來越具體,逐漸瞭解死亡便會永遠離開,甚至賦予死亡一個完整的形體形象(例如,天使)。此年齡的孩子有時會操縱或躲避這個具體形象,來避免心中的重要人物消失,像是「天使找不到阿喵,阿喵就不會死掉了」。

此年齡的孩童多半已接觸早期教育或體制內的教育系統,禁止訊息的接受變得加倍困難且非首要,當然,提醒孩童無須時時刻刻更新救災或傷害進度,邀請孩童表達出聽到、看到的,在釋放焦慮後,把重點擺在「遇到危險時,該怎麼辦」,和孩子一起練習及學習遭遇災害時的危機應變。當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教得方法,可以讓自己避免受傷,他們不僅對學習和練習防災認真熱衷,更是降低焦慮的最好辦法。

 

第三階段約9歲以上,約站穩具體運思期的基礎,邁向形式運思期,也就是說,兒童對死亡的理解已和成人差距不遠,那些擬人和自我中心的想法逐漸減弱。兒童會開始和同儕、老師、父母談論近期最熱門的話題,更難預防重複暴露於災難報導的後果。

父母面臨此階段的兒童,討論可以更加具體,父母提供指導行為時,需要搭配因果邏輯和思考脈絡,讓孩子較能心悅誠服的合作。首先,同樣得邀請兒童減少此類訊息的接收,甚至規範時段,但爸爸媽媽需要和顏悅色的讓孩子知道降低收看的必要性,當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第二,孩子和父母討論近期新聞和死亡,切勿拒絕或抗拒談論此話題,迴避談論只會讓這個議題在孩子心中不斷發酵。爸爸媽媽只要陪著他們,表達出他們的所見所聞,其實就在釋放壓力,接著更具體的一同思考面對災難時,可以保護自己的方法,讓孩子之後偶爾反芻這些擔憂時,有個好方法可以解決自己的擔心。

 

目睹災禍後對未成年來說,常隱含著破壞、傷害、死亡和分離等議題,由於不同年齡階段對死亡智識的差異,父母親得做好認識和準備,面對不同的挑戰。在大人觀察、陪伴和溫和調控環境刺激下,大多數孩子在幾週內便會一如往常,若不尋常的作息時間、情緒行為超過一個月,且頻率、強度都令人擔憂,還是建議就醫尋求身心醫療專業的協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災難 失事 飛機 兒童
    全站熱搜

    baby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