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我想養狗狗」】

 『傑克拔,你家有養狗嗎?』同事看到我,邁開步伐走到我身邊問我。

DSC06007   

我被突然的問題楞了一下:「現在沒有,怎麼了?」我猜,敝宅有沒有養寵物一定不是這位同事的重點。果不其然,接下來的問題馬上透漏了焦慮:『如果你小孩想要養狗,你要不要讓他養?』

DSC06314   

心理師講話讓人不習慣的就是這點,時常不依照人們的對話習慣回答問題:「看來你兒子很想養齁~」。

『嘿諾』同事苦惱時都會不自主出現地方腔,很可愛。

『今天上學前還為了養狗跟我吵,煩死了』、『養小孩就夠累了,還要養狗』、『房間亂得要命,會照顧狗我頭給你』、『要送去洗澡、飼料、打預防針,還不會賺錢養什麼狗』、『每天都還要我叫他起床,功課常寫不完,到時候變得我在照顧狗』、『那誰去溜狗?還不是變成我的工作』,同事講了好長一串,我腦中有種瀑布傾瀉而下的畫面。

等她喘口氣時,我問她:「他跟妳吵,你最後一句怎麼回答他?」

同事想都沒想,劈頭指著我的鼻子:『等你長大再說,再!!!見!!!』

怎麼?有沒有我好像變成她兒子的錯覺呢?

   

「養狗這件事情,最讓煩心的是什麼?」急吼後的寧靜,需要"溫和"再度開啟話題。

『唔……沒錢阿,照顧狗很煩阿,以後死掉了會很難過阿,會很吵阿

「排名第一,最難克服,最不能接受的是哪點?」我鍥而不捨的追問

…………………..我不知道耶』同事的這句話,盡露宣洩後的疲憊感。

的確,許多家長絞進親子關係的拉鋸中,都會遺失對事情本身的洞察力。

DSC02875


來來去去的討論,大約半小時,我試著整理了跟她分享的重點:

1.要養狗嗎?這是個選邊站的問題

開宗明義的,先請父母確定這件事。如果存在難以克服的理由,不想養就要清楚拒絕。

那些「看你表現再說」、「等你長大再養」等拖延戰術,初期會使孩子不吵了,但卻無法消滅他們的渴望。而模稜兩可的答案會讓人增加想像的空間和期望,如果無法達成,反而會因此消耗掉親子間的信任。

2.現實和幻想間的距離

仔細核對一下,父母考量和孩子編織的美夢之間有多遙遠。

視覺說明通常是孩子最能理解道理的方法,請同事用白板或白紙,以字詞方式寫下你們的顧慮。像是「溜狗」、「洗澡」、「大小便訓練」等等,或許可以羅列近三十個題目。讓孩子們了解,「期待的美好,得建立在這些瑣事之上」。

3.孩子,你準備好了嗎?

這些題目不是單選複選題,而是飼養寵物全部得扛下來的工作。請允許孩子先做足功課,引導他如何透過圖書、文章甚至訪談,了解照顧寵物的責任及箇中甘苦。在自學探索的過程中,更加燃起照顧、養育的責任感,或是因此消磨了原本的熱誠,相信對孩子們都是一種學習。

4.一場生命教育的學習

想養寵物,動物之家的親身經歷是項重要的巡禮。如果實在不能親自去,像觀賞《十二夜》的紀錄片也是不錯的選擇。陪伴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了解棄養寵物的後果,以及責任的可貴。可能就在你我的舉手投足之間,牠們將被珍視為家人或糟蹋如糞土。

 

照顧一個生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母無論是同意或拒絕,其實可以試著帶領孩子品嚐這段抉擇的歷程。思考了上述這些建議,我相信同事更能知道回家後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此篇也紀念曾在我生命中的家人,牛牛。

DSC0289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養寵物 責任 十二夜
    全站熱搜

    baby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