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少年獅子吼,父母應該去何從?】
同文也發表於愛媽媽專業網站中
當孩子不以父母為中心繞圈圈,父母也不再時時念著孩子一舉一動時,他們帶給爸媽的,可能是措手不及的驚嚇或驚奇。
浩克回頭惡狠狠瞪著媽媽,如獅子般狂吼『我就是要這麼做,不甘妳的事!』,“碰”隨即震耳欲聾的摔門聲,讓門旁櫃子玻璃咯咯作響,玻璃沒破,但媽媽的心碎得像雪花。
躺在床上眼淚答答滴,回想浩克小時可愛的模樣,雖然頑皮,但每天黏在媽媽旁邊,怎麼上了七年級就全變樣,陰晴不定,不順心時走路像艋舺的和尚,耍狠得模樣像文謙,提醒一兩句就發脾氣,真的跟綠巨人浩克一樣,我和老公也都不會這樣,到底怎麼了?交了壞朋友嗎?我可愛的浩克回不去了嗎?
(圖片來源)
孩子覺得自己大了急著想獨立,父母懷念過去覺得現在事事不如意,感覺孩子像刺蝟,一句話不對踩到地雷,家庭氣氛馬上降到冰點。當孩子處於賀爾蒙瀰漫全身的時期,「講道理」常常會讓敏感的他們迅速拉下溝通的閘門。建議三個處理原則提供家長思考:
♠ 調整頻道更適切
親子溝通常常雞同鴨講,彷彿調頻(AM)與調幅(FM)的對話,完全沒有交集,若想和家中這位霸氣少年、火爆少女多聊聊,先讓他們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同一國的,例如孩子老是“幹”字當發語詞,你也“老娘/老子”一下也不致於有重大損失吧!如此一來,再怎麼緊張的氣氛也會瞬間沖淡的。
♠ 等會處理更和平
請別急!衝突當下急於解決和處理,就像滾燙油鍋澆盆水降溫,溫度沒下降,只讓彼此點點燙傷。您就暫時離開,洗個臉、外出買個東西都好,讓彼此都反芻一下剛剛怎麼了,回頭再聊也會比較心平氣和。
♠ 保持距離更美麗
父母的過度關注,就像地球上空一顆顆的人造衛星,24小時不斷影響著孩子各層面的隱私權和自主性。若能在與父母同住時,營造他自我管理的成功經驗,未來面臨更多父母不可及的挑戰時,孩子才有更多的經驗值接受考驗。
當我們心態準備好了,以下三個處理方法,邀請家長一起揣摩和嘗試:
♥ 回到青春少年時
當你準備好和孩子聊聊時,請再等5分鐘,從背後從側面好好看看你的孩子。你我都曾輕狂過,年輕時,我們是不是對男友/女友溫顏軟語,對同學朋友談笑風生,但對父親母親蠻橫粗暴?重溫一下那久遠的年少,彷彿坐在多啦A夢的時光機,看看20年前的自己,那個背對著我的孩子,是不是和自己好像。
♥ 手持立場交換槍
當年我們也多麼希望展翅高飛,雖然在父母眼中是多麼的幼稚不成熟。很慶幸孩子不像小baby處處依賴、事事耍賴,他們開始學著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更期望在後面凝視的爸媽,可以成為最佳的精神支柱。試著換個角度,父母心境也可大開朗。
♥ 隨時心情便利貼
此時,如果您有比較好的心情和孩子再一次相處,您可以走進房門拍拍肩膀給點鼓勵,或是離開房門再給孩子一些時間空間。
您還是有氣,心中不舒坦,沒關係!將語言轉為文字,善用黃色、綠色、粉紅色的便利貼,隨時分享您想告訴孩子的話。
(圖片來源)
親子關係有如棒球賽的關鍵時刻,孩子永遠是王牌投手,父母是站在打者位置和孩子對決,還是努力蹲捕與孩子共創信任關係;選對了,親子關係將不會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