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翔的上學漂流】
兒童節連著清明節的連續假期,
許多小朋友們暫時丟開書本好好休息幾天,
看著他們舒展微皺的小眉頭玩得開心,
心中卻想起幾年前一位摯友,也是一位爸爸跟我說得故事.....
--
「那種心情你懂嗎?一種打從心裡垮掉的感覺」宇翔爸爸努力撐著沙發扶手,身體前傾、沙啞的對我說。
....那天,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中,才看到宇翔桌上的這封信,
急忙打開,才看第一行眼淚又忍不住掉下來
『對不起,
我聽你們的話看醫生吃藥,但還是很怕去學校。
爸爸 媽媽,別傷心,姊姊,再見,我解脫了,永別了!
宇翔寫的遺書』
用袖子用力抹掉臉上的鼻涕眼淚,把信藏起來,匆匆忙忙撿了幾件衣物和家用品,趕緊回到醫院。
那段時間,我沒說太多話,
看到一個堅強的男人,卻是個脆弱的爸爸,抽抽噎噎的一面,只能躲在雙手後面。
--
抗拒到學校(拒學school refusal)或是恐懼到學校(懼學school phobia),
都讓父母、師長困惑,孩子在奮力抵抗什麼?
建築氣味?教學課程?教室氣氛?人際社交?規訓管理?期望落差?
學習成就?家人分離?親子關係?親師溝通?集體霸凌?懶症宅病?
孩子在拒絕什麼、想抗議什麼,
旁人捉摸不清,甚至連他自己也可能摸不著頭緒。
此時告訴上學有多好,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在乎、一點也不重要
在孩子的心目中,不去學校所得到的好處(心裡平靜),比失去得多更多!
要協助孩子踏進校門,其實沒有標準步驟,
不想上學的原因多元、差異也大,
三個順序是思考與行動上的大方向:攘外、安內、向前行。
攘外
*被體罰罷凌?被孤立排擠?先排除孩子在學校造成身體與心理/精神上的傷害吧!
*父母先把自己照顧好!對孩子來說,父母是重要的外在影響力。
陪伴不想上學的孩子,很可能會影響父母其中一方的工作效能,
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情緒準備、時間準備、資源準備,才有辦法與孩子進行這場耐力賽。
安內
*您的孩子,情緒和精神上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父母心中Top1的想法「在家都好好的呀!就是懶而已嘛!」
可能是!但很多情緒上、人際上生病的學生,典型的表現就是(想要)宅在家,
脫離了安全的小小空間,孩子情緒就失控了,
就像他離開小小房間或父母時所失去的自我掌握感。
極致宅與心理病的界線不易拿捏,身為父母您可以努力觀察,也別完全排斥請教專業(心理師、身心科醫師)。
*在家中,孩子是不是為自己做太少?父母代勞太多?
*父母在孩子拒學之旅中扮演什麼角色?孩子是不是透過不想上學,告訴父母或是整個家裡「出了什麼事?」
向前行
*底線在哪裡?
請"整個家"都有一致的態度與想法:上學期間不可以待在家
每一次從前線(學校)退守大後方(家裡),都是一種消極的鼓勵,
堅持底線,是讓前往上學之路的第一步!
*方法有什麼?
1.慢:
想像怕上學得孩子,上學之途彷彿走在懸崖小徑,這條路上需要父母協助。
10分鐘的路強迫走30分鐘看看吧!繞個一大圈、聊聊感興趣的話題、想想之前的旅行、問問喜歡的玩具,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若手上有個能讓他放鬆的小玩具,讓他帶著也無妨,放漫步閥與思緒,轉個念頭看風景。
2.試:
在前往學校的路上彷彿需要披荊斬棘,既然已經走不快,那就讓這條路有趣些。
.一路上是不是有從未進去的小店,冒險一下如何?
.學校圍牆攀滿的藤蔓,是不是有沒看過的小蟲,跟牠一起自拍怎樣?
.嚴肅的警衛伯伯笑起來有厚厚的煙垢,唉額,好好笑?
找尋壓力、恐懼源旁的小隙縫,跳tone的鑽進去一下吧!
3.磨:
這場耐力賽,磨得是孩子的堅持和父母的心。送進校門後,父母的心說什麼也離不開孩子,但務必請讓學校教育人員接棒,別連身體也掛在學校呀!
一些孩子因懼學而拒學,最後距學(學校是最遙遠的距離)
有些則是拒學而懼學,也是距學
對孩子對父母,這條上學路很辛苦、很寂寞,容易走到死胡同,
鼓勵家長尋找專業人員深入討論、嘗試,再討論、再嘗試,更討論、更嘗試!
幫助孩子探尋抗拒與接納求學的平衡點,
也讓自己在滋養的討論中,再次充滿勇氣與能量!
--
那次會面一個月後,和宇翔一家人聚在一起。
一個氣氛下,我冒了個險
在宇翔手臂石膏上,用奇異筆寫了一行字
「我死都不怕了,還怕上學」
微笑看著他,內心冒著汗,其他家人也突然寧靜大氣都不敢喘。
.
.
.
.
.
『嘿!是阿!』宇翔狡詰一笑。
這一笑,似乎也開啟少年翔的上學奇幻之旅
傑克拔的教養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