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前一篇文章『嗨~我三歲,我現在戒尿布』,一直獲得不少熱烈迴響,可以看得出,現代父母教養子女的壓力真是不小。

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寫完那篇文章後,就永遠和尿布分道揚鑣,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事情可不是那麼美好,也是經歷一小段曲折才和尿布徹底斷捨離。

20141221_161646.jpg

陸續為孩子宣佈戒除尿布後,給父母最大的提醒應該是:當孩子又尿床,心理狀態的問題將會逐漸大於生理問題。也可以說,壓力造成的夜尿,會更甚於無法控制自己想尿的感覺。

是怎麼了呢?

當妹妹Della也成功戒除夜裡尿布後沒幾天,我們發現姊姊Sally開始頻繁地上廁所,從一個早上3-4次,到後來幾十分鐘一次;某個夜裡,聽到她急急忙忙從自己房間跑出來,卻在廁所裡大哭,才發現她來不及尿在褲子上。第二天頻尿的狀況就更加誇張,告訴她『剛剛才上過』、『妳沒有這麼多尿』、『那只是妳太擔心了』一點也沒用。Sally的狀況讓傑克拔和老婆抱頭燒,Della也不甘寂寞,在Sally尿床後也開始要求夜裡包回尿布。很神奇的,那天包尿布睡,可以好好一覺到天亮;但是如果穿得是內褲或學習褲,第二天夫妻就得準備洗床單。有一回,乾脆把尿布穿在褲子外頭,想偷懶省尿布,結果Della給我大便在褲子上,然後繼續在床上打滾呼呼大睡。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話說這些年浸淫在兒童心理、早療和特殊教育,而我們又是孩子的父母,但還是得誠實的說,傑克拔無法確確切切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能大膽推測:孩子們眼睜睜看著大人對自己戒除尿布的喜悅,而且也覺知那可能是自己生命中第一次好好掌握身體。想長大、不想失望、更不想讓自己所愛的爸媽失望,這種壓力對三歲的她們實在處理不來,尿床和包著尿布似乎象徵暫時回到不必承擔這個壓力的歲月。然而這種隱晦的躲藏愉快嗎?一點也不。

那父母該怎麼辦?

這有別於其他的行為可以選擇「站在對向」給予指導,唯獨這種情況需要父母「站在身旁」,接納她的身體還有一部份尚未準備好包容她各種犯錯的可能性陪伴她面對長大所需承擔的種種不確定。咱夫妻洗了很多床單,繼續撒了幾箱尿布,失去了不知多少夜的好眠,終於在4歲前,瀟灑地和嬰兒時期的牽絆說再見。

 

寫下這段的同時,傑克拔和老婆聊起「那些年,我們洗的床單」,當時的煩惱增添了不少白髮,我們很高興能夠接住孩子那數個月的徬徨不安,現在成為有趣的回憶。

 

arrow
arrow

    baby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