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教養效能(上):您在孩子的心中有份量嗎?》的教養效能公式明示家長:當您話說的越多,孩子依然當他的不動明王時,父母一定越當越沒地位。
很多爸媽算一算心裡也有個底,天阿,我的教養效能怎麼低成這樣,反而是小孩叫我做什麼就馬上去做,我根本孝子了我。
要怎麼讓孩子正視你的要求或邀請呢?用以下這個情況劇來示範:
晚上六點半,小明邊吃晚餐邊看電視,爸爸回到家發現,作業還有好幾項還沒寫,一碗飯還有八成沒有動,搞不好還沒發現爹爹已經回家。是可忍,孰不可忍,開罵時候到了:『小明。你的飯還要吃多久?看你一直在看電視,嘴巴都沒在動。你的作業勒?怎麼還有這麼多還沒寫?下午在安親班到底在做什麼?跟你講話有沒有在聽?電視給我關起來!看著我!你說你下午在安親班在做什麼?還有一半沒有做,做好的也是亂寫一通,你看看這題。搞什麼鬼?我要打電話給你的老師問個清楚。你電視還不關?回話阿!』(省略剩下一千字)
接下來的畫面可以想像,爸爸直接把電視插頭拔掉、孩子大哭,親子雙方都非常挫折。
家裡類似的狀況是不是經常上演,情節不同但結局往往都是如此呢?時間不可以倒轉,但還會有下一次,那下次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有幾個方法,鼓勵家長們試試看:
一、濃縮重點兩句話:
當孩子行為看不順眼時,大人通常會劈哩啪啦罵上一百句,但我們往往要孩子做到的,通常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完。例子當中爸爸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孩子作業寫完寫好,但眼前堆疊著晚餐、電視、孩子有沒動機、不努力、不回應等等一堆問題。如果此時所有事情攪和一起討論或是直接跳到最終目標,大人小孩都會爆炸。所以,大人要先直接要求眼前又做得到的事情:
坐在孩子旁邊,在廣告時間告訴他『把晚餐吃完。七點要關電視』。
請留心,這兩句話,需要直接、明確又可以執行。這是傑克拔心理師的第一招:重點兩句話。
二、聲控不成換手動:
當您講完兩句直接的要求時,從以往的經驗會告訴傑克拔:「那他還是不動怎麼辦?」,以往您會繼續唸而且分貝加高,現在要跟以前不同:七點到了,節目應該也告一段落,
『時間到了』,溫和、穩當地把遙控器放進他手裡,看著他做到。
大人請他做的,絕對是他能力可以做得到,時間點上也不是過份的要求。與其喊破喉嚨,倒不如使用穩如泰山的能量,跟著孩子確實執行,可以使關電視這個改善行為省力又有效率。這是傑克拔心理師的第二招:牽引執行。
三、說話記得別火大:
有注意到前頭說的嗎?「溫和」、「穩當」是個重點,快速是容易讓人心跳加速的,心跳加速會連結緊張和煩躁,兩個關係便開始走向對立;更別說大音量,孩子不是把耳朵關起來,就是和爸媽起爭執。那都是我們不樂見的結果。
如果您家小孩目前無法自動自發,牽引執行,是避免火大又能夠快速完成的捷徑。
四、執行開頭兩句話:
當您一開始好聲好氣邀請要求,卻看見孩子“不受教”時,非常容易肚子一把火,這是親子間常見的循環。一開始,我們需要花些力氣,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我要做些跟以前不同的事」,請把注意力放在做到這兩件事上頭。完成了,給自己給孩子多鼓勵,繼續進行下一個需要調整、改善的行為:坐在書桌前,完成第一項作業。
教養就像爬山,總是需要爬過一個又一個山頭;有時需要披荊斬棘,有時可以大步登階。人在對峙中很難理性思考,但我們總會遇到下一次,好好想一想重點兩句話,穩當地牽引執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開始累積成功經驗後,您們的教養效率一定有機會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