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得,你們也是從跌倒中學習的。』陳星合(前太陽馬戲團表演者)在談笑拋球間,提醒孩子身後的大人們最重要的一句話。
父母不應只教孩子如何成功,更需要鼓勵她們嘗試與體驗挫折。
是阿。我們是不是常常搞錯方向了,一股腦讚揚成功的美好,雙眼直直盯著「完美」和「得分」,那些跨越前的掙扎是否滋養小小身軀,大人們你在乎嗎?應該努力的,是把握那升級前的苦痛,讓長得像自己那小小的他/她,好好品嚐悅納正在轉變的自己。天阿。傑克拔都不懂自己在說什麼,這對身為父親的我,是不是太難了。
沒有無痛升級這回事
閱讀了幾篇掛在搜尋榜前端的文章《陳星合:找一件最喜歡的事,做到最好》、《陳星合:只要夠堅定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要害怕無法生存?》、《陳星合:我們都有跌倒再站起來的勇氣》、《陳星合:不要花時間害怕》,不禁想起一段明星政治人物掛在嘴邊的名言:『成功有三個要件:天份,運氣和努力。』天份是父母給你的,運氣是天上掉下來的,我們都無法選,只有努力而且是非常非常努力,你才符合成功的要件。什麼?言下之意,焚膏繼晷、夙夜匪懈的執著,也只可能達到門檻,直到機會來了,才有嶄露頭角的契機。這直指陳星合,太陽馬戲團表演者,他萃練生命的最佳寫照。
當他花了十年圓了太陽夢,一年後從太陽回到台灣這塊土地上,他告訴大家一件直貫教養核心的譬喻:『我花一萬個小時認真的玩,一直持續到現在』。
看見不放棄的藝術力
若說到「玩」、「藝術」、「努力」這三個關鍵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藝術擴散計畫真是實至名歸的最佳代表。本著初心,一群熱愛藝術的團隊打造適合各年齡層的戲劇活動,小小寶貝的《遊唱寶貝x Music Together》、拉著爸爸媽媽一起開口唱的《阿卡貝拉Do Re Mi》、偶專家全新探索《箱 The Box》,和這次傑克拔全家體驗的《我的超能力養成計畫》。每個表演藝術工作者跳下舞台,走出劇場,拖著皮箱,打破你與藝術的第一哩路,站在眼前把感動宅配進你家。
當初從親子天下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接洽這個節目時,單純抱著"引領孩子看一場前所未見的演出",如此而已。與中心承辦人多次接洽細節、勘場,到聊起這個計畫......。
「藝術是什麼?」你腦中想得標準答案,正是每個藝術家想要走下舞台的原因。它絕不只是平衡對稱、不是沁心旋律、不是力與美的展現,藝術家們想在每個看到表演的老小孩、大小孩、中小孩和小小孩心中撥下一顆種子,找尋每個人「藝術」的真諦。
從失敗中獲得高峰經驗
聽完這些,我很老實地告訴承辦人,我實在太沒慧根還是感受不到你說的藝術。她似乎早能預測我的反應,笑著對我說:『當天,放開心來玩就對了!』
活動的這天。喀嚓(快門聲)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喀嚓
如今。活動結束已經超過一週,從只會一顆直立拋接,兩顆笨拙換手的我,到今天已經逐漸習慣三顆球輪流換手。
讓我好好想想,我怎麼辦到的呢?『.......嗯!我想是這樣子的。』
活動的一開始,孩子各個躍躍欲試,大人們全都隔"孩"觀望。星合這老江湖方法真巧妙,他領著一個又一個父母,陷入無法自拔的絕境。
先拋一個球-接住,成功了,換個人;拋球-摸一下頭-接住,成功,換個人;拋球-快快拍手-接住,沒接到?沒關係,教你接到球的訣竅,成功了,那我們再繼續。一個心理師的職業病使我注意到,星合老師正在呈現完美的心理治療:當你突破小小的障礙,那才是登階超越的關鍵時刻。
兩顆球了,好難,沒關係,有口訣幫你,還有一句不二心法令人安心:「掉下去,再撿起來」,你會再度充滿勇氣。傑克拔也在台上體驗這過程,有壓力,會擔心,但想繼續,也著實著迷。三顆球的挑戰,台下滿滿的目光和屏息以待,那不再使我緊張,雙胞胎聲聲加油使我肩膀放鬆,星合既師亦友般站在我旁側,相信我一次比一次掌握自己。當下在台上的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非達目的、不肯罷休,只是樂在其中,覺得自己真的可以做到。
第八次。我接到了。
在場的大人小孩親朋好友工作人員,所有人,都歡呼了。老婆用力鼓掌,女兒在旁邊尖叫。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滿足,流動在全身雞皮疙瘩上。
YES!!!
I DID IT!!!
星合在活動尾聲時,諄諄再次:『其實我們要體會的超能力不是用兩隻手熟練操控三顆球,而是「試試看」、「掉下去再撿起來」的魔力。雜耍拋接才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最難的是克服心中不願意相信自己的魔咒,希望大家今天藉由雜耍都感受到了自己勇敢的一面』
後記
活動結束散場後,我收到好友的訊息。聊起活動滿滿回憶外,她家中兩個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懷念星合老師。
(7歲的妹妹)
(10歲的哥哥)